河南温县|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位于河南省温县的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被列入2024河南民营企业百强榜单48名,京华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怀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品牌……
眼下,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骨干企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
从锲而不舍攻克技术难关,到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蜕变,在河南温县,一产带一链、一链兴一群,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激荡起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
图为大咖国际。崔新娟摄
集群发展,增厚度
有着40年调味料研发和生产历史的温县是“中国速食调味料之都”,且成功创建了“河南省休闲食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熟悉温县的人都知道,该县食品产业集群有“四大金刚”。即:新式茶饮集群、速食调味料产业集群、四大怀药及功能食品产业集群、方便速食产业集群四大集群。
新式茶饮产业集群以大咖国际、哥润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年收入超百亿,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式茶饮生产基地;速食调味料产业集群以京华食品、品正食品、立达老汤、香曼食品等企业为骨干,成为全国最大方便速食调味料生产基地;四大怀药及功能食品产业集群以怀山堂、怀明堂为代表,拥有怀药种植专业合作社900多家,总产值达30亿元;方便速食产业集群以天香面业、京华食品等企业为支撑,是全国最大的方便速食生产加工基地,年产酸辣粉、土豆粉、螺蛳粉等速食产品20亿桶……
目前,温县共有各类食品关联产业企业2480余家。其中,食品制造类企业264家,食品装备制造企业22家,食品添加剂企业12家,食品印刷包材企业53家,食品研发机构17家,食品商贸类企业80家,食品类物流运输企业36家,食品电商类企业2000余家,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去年,温县食品产业集群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61.6亿元。
围绕打造“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温县探索了“差异化方向、链长制构建、梯次式培育、创新性驱动”发展路径,精准开展以商招商、链式招商、环境招商,2024年,招引“入链进群”项目21个。
鸟瞰温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崔新娟摄
延链聚合,拉长度
从经济接轨“深一度”到产业协同“一条心”,“1+1>2”的协同效果正在温县逐渐显现。
以新式茶饮产业为例,大咖国际作为蜜雪冰城的中央工厂,为全球3.8万家门店供应原料,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与之配套的哥润食品,年产冰淇淋脆筒10亿支,销往全国30多个城市,出口至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
作为全国速食调味产业链最完备的县之一,温县瞄准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集中发力,不仅致力于补齐和完善供应链条,还着重打造品牌价值高地,从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到布局智能化物流网络,加速推进温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速食生产加工基地。
有着速食调味料企业56家的温县,年速食调味料产能60万吨,广泛应用在肉制品、复合调味料、方便和调理食品、休闲食品、餐饮等领域,在以独特的“温县味道”支撑中国食品产业的创新发展,向全国3000多个品牌提供产品研发服务,与今麦郎、白象等20余家食品百强企业建立起长期伙伴关系,成功赋能嗨吃家、食族人等数十个品牌成为网红品牌,助推螺蛳粉、酸辣粉、粉面菜蛋、肥汁米线、麻酱米线等数十个品类成为全国爆款,为全国90%螺蛳粉、80%酸辣粉和超10万家餐饮门店供给调料需求的同时,直接带动以天香面业、京华食品、香曼食品科技、惠生圆等企业为支撑的方便速食产业集群,生产酸辣粉、非油炸面、土豆粉、螺蛳粉、米线等方便速食产品20亿桶。
温县迎着风口,不断延链、强链、补链,让食品产业根深干壮,枝繁叶茂,拔节生长。
向上突破,提高度
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正成为推进温县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温县商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集群建设不仅为中小企业铺设了辽阔的发展舞台,有力促进本地就业市场的繁荣与创新创业氛围的浓厚,更成为驱动地方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
那么,在向上突破的征程上,温县如何塑造业链品牌、提升产品口碑、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品牌跃升的新高度上,温县以“中国速食调味料之都”为金字招牌,成功注册形象标识,通过举办高端食品产业发展论坛、食品暨调味料产业研讨会等,吸引高端资本、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目光,使各类资源要素在温县集聚。
在信誉筑基的新里程中,温县通过“即时响应”消费维权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机制,构建消费者友好型消费环境;通过为食品企业提供品牌培育、运用、管理、维权等服务,支持企业参与“美豫名品”创建和驰名商标申报;通过深入实施食品领域专项执法行动,营造“温县食品,安全放心,值得信赖”的金口碑。
在创新驱动的新篇章里,温县强化新质生产力,推动调味料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群;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打造创新平台,加速成果转化,不断提升食品产业附加值。
目前,温县国家科技中小型企业达到7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系列突破战略,让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宝贵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温县也不断发挥链主企业的龙头作用,吸纳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到重点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来。通过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以及相关数字化赋能、平台建设等配套举措,引导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聚焦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批核心配套产品,以此来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配套能力,推动产业生态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未来,温县特色产业集群之路将越走越宽,向“新”而行、向“上”突围。